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47章 正如其蚍蜉撼树(1 / 2)

想不到这位刘相公居然也知道开山帮的隐秘,倒是意外的收获。

“文兄,不如我们换个地方交流一下感情?”

刘耀文眉毛一高一低,歪嘴道。

“小弟,刘耀文。”

“好的,文兄。”

泸州这地方,冬冷夏热,雨期绵长。

通常以石头为原材料的建筑,多会青苔遍布,本地人所说的青石板大多是指这种。

在这样的道路上行走,风险较高,摔个四仰八叉还则罢了,稍不注意就得落下个骨断筋折。

三人小心翼翼地穿行了几个小巷,在刘耀文的带领下来到一处低矮的茶肆。

这里风格简约,连块招牌也没有,只在街坎处用泥糊了两个灶用来烧水煮茶。

或许是位置过于偏僻,此处茶客并不多,基本都是老人。

寻了个僻静的位置坐下,茶博士随即便上了三盏,道了声相公慢用便去了那边坐下闲聊。

范希文喜欢这种随性的待遇,清清淡淡,谁也别碍着谁。

刘耀文还是一如既往地油头滑面,一身贱兮兮的模样令莽子十分反感,不过碍于七爷的面子不好多说。

“仁兄如何称呼?”

“这是七爷!”

莽子闷声提醒。

刘耀文笑了笑,如此年轻的“爷”倒是少见,自己也是成亲之后才偶尔得人奉承一句“刘幺爷”。

想必这位七爷背景必然不小,不然也不会总透露出一股神秘气息来。

更何况,二十两银子,挥手便借给陌生人,想必是大户人家来的。

其实刘耀文家中也不算穷,昔年得中秀才时,老父亲名下还有好些田产。

可惜这位总是游手好闲,不善经营祖业,收成不好。

但最辉煌时身上至多能掏出个二十两来,那可是一月的例钱。

这一刻,他看七爷的神色约等于七爷当时看狗大户的神色,向往之、佩服之。

“文兄,那开山帮在哪?”

范希文揭开茶盏,悠悠茶香牵动鼻头。

刘耀文趁热啄了一口,“噗”地吐出嘴里的叶子。

“这个开山帮在尖沙观,哦,就是北边那座尖山。

他们帮主前些年死了,没选出新的帮主,目前由三个元老主事,有人说是五个,这一点倒是不太清楚。”

他思考了一会儿,继续介绍。

这个帮派比较厉害,早先他们盘踞一处,聚众数十人,后来壮大至一百多号。

地方的乡丁拿他们没有办法,上头调城防营与缉捕司前去清剿,在山中转了半个月,只逮了十来个喽啰回来。

这事便就此告一段落。

但此事过后,开山帮似乎涨了气焰,从偷偷摸摸地违法犯纪变成了公然杀人放火。

比如:

知晓某家有钱,便从山上出来一拨人,抬上一顶滑竿(类似于可以抬着走的椅子),直接冲到目标家中,

将家里的主母或老夫人抬走,留下话来,要求几日内带多少钱于何地接人。

虽然他们做这等事多少有点底线,不会对抢走的女子横加伤害,但却能让被绑者一辈子活在阴影中。

于是周边民众苦不堪,纷纷上告。

如此又是许久,这个开山帮逐渐放浪起来,做事也愈加没了底线。

但凡能鱼肉乡邻的恶事没有一件不干的,时间久了,尖沙观附近十里都没了人烟。

范希文诧异。

“我看那尖沙观隔州府并不远,官府就这般放任,没有再去清剿?”

刘耀文闻一笑。

“七爷,你可能出身大地方,不知这等偏远地方的情况。

所谓官字两张口,上下通吃,百姓告状须交铜钱才给办事。

莫说是清剿,他们私底下不一定还有关联。”

生怕范希文不信,他又补充道。

“后来州府也贴了告示,请人剿匪,没人应征。

说不过去了才又熬了一次废药渣,再让城防营和缉捕司进山,这一次只一天就回来了,抓了个泥鳅。

自此过后,开山帮好似与官府达成了某种协议。

开山帮减少了大幅度祸害乡里的行为,其活动范围也不再包含各主要城区与官道。

官府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”

范希文就此猜测道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