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穆尔和苏烈怀揣着从城西破庙找到的书信,匆忙赶往皇宫。一路上,阿穆尔的心情犹如波涛汹涌的海面,久久无法平静。这封信,看似薄薄的一张纸,却可能承载着改变多方势力格局的关键信息。他深知,将这封信交给宇文轩后,局面或许会迎来意想不到的变化。
两人来到皇宫,在通报之后,很快被带到了宇文轩的书房。宇文轩看到他们,微微挑眉,似乎对他们的到来并不意外。
“阿穆尔公子,苏烈,你们前来,可是有了新的发现?”宇文轩目光敏锐,一眼便察觉到两人神色中的异样。
阿穆尔没有废话,直接拿出书信递给宇文轩:“太子殿下,我们在城西破庙找到了这封信,信的内容表明,此次刺杀我的人,确实受云川国一位姓王的官员指使。”
宇文轩接过书信,展开信纸,眼神迅速扫过上面的字迹,随着阅读的深入,他的脸色愈发凝重。看完后,他将信放在桌上,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,沉思片刻后说道:“看来此事与云川国脱不了干系。只是,云川国为何要这么做,背后的目的究竟是什么?”
苏烈在一旁说道:“殿下,云川国或许是担心阿穆尔公子促成北狄参与贸易谈判,会影响他们在其中的利益,所以才出此下策。毕竟贸易谈判涉及巨大利益,云川国不想有其他势力分羹。”
宇文轩微微点头:“有这种可能。但此事不能仅凭这一封信就妄下结论,还需进一步调查。这背后说不定还有其他隐情。”他看向阿穆尔,目光中带着安抚,“阿穆尔公子,你放心,本太子定会彻查此事,给你和北狄一个交代。周国绝不会坐视这种破坏和平的行为。”
阿穆尔拱手行礼,感激之情溢于表:“多谢太子殿下。阿穆尔也希望能尽快查明真相,还北狄一个公道。此次事件关乎北狄的尊严,不容小觑。”
就在此时,侍卫前来通传:“太子殿下,云川国摄政王纳兰靖求见,说是有要事相商。”
宇文轩和阿穆尔、苏烈对视一眼,心中都明白,纳兰靖此时前来,恐怕与这封信有关。“请他进来吧。”宇文轩说道,脸上恢复了一贯的沉稳。
纳兰靖走进书房,看到阿穆尔和苏烈也在,微微一愣,但很快恢复了镇定。他神色如常,行礼说道:“太子殿下,刚刚得知阿穆尔公子和苏烈在此,不知是否与阿穆尔公子遇刺案有关?”
宇文轩微微一笑,笑容却不达眼底:“摄政王来得正好。阿穆尔公子他们刚刚找到一封书信,信中表明刺杀阿穆尔公子的人受云川国一位姓王的官员指使。摄政王对此有何看法?”
纳兰靖心中一紧,但脸上依旧保持着镇定:“殿下,云川国绝无此意。想必是有人故意伪造书信,企图嫁祸云川国,破坏我们与周国的关系。云川国一直致力于维护与周国的友好合作,怎会做出此等蠢事。”
阿穆尔忍不住说道:“摄政王,如今证据摆在眼前,你还想狡辩吗?书信上的指示明确,难道是凭空捏造的不成?”
纳兰靖看向阿穆尔,神色严肃:“阿穆尔公子,此事疑点重重,仅凭一封不知真假的书信,怎能定云川国的罪?说不定这是某些势力为了挑拨离间而设下的圈套。凡事需讲证据,不能如此草率定论。”
宇文轩思索片刻后说道:“摄政王所也有道理。此事确实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。本太子会派人彻查此事,无论是谁,只要参与了此次刺杀,都绝不能逃脱罪责。周国一定会公正处理,给各方一个满意的答复。”
纳兰靖和阿穆尔虽然心中各有想法,但都只能点头表示同意。宇文轩看着两人,心中明白,此事已经让周国陷入了一个复杂的局面,他必须谨慎处理,稍有不慎,便可能引发三国之间的矛盾冲突,影响周国的稳定与发展。
而在驿馆中,叶澜公主派出去的侍卫陆续带回了更多关于阿穆尔遇刺案的消息。“公主,据多方打听,此次刺杀事件在周国朝堂引起了轩然大波,各方势力都在关注。有人怀疑是云川国所为,认为他们想借此打乱贸易谈判;也有人猜测与周国国内某些不愿看到北狄参与贸易的势力有关,觉得他们想从中搅局。”
叶澜公主坐在椅子上,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,发出有节奏的声响,思索着侍卫带来的信息。“看来此事背后的水很深。继续关注各方动态,尤其是周国太子宇文轩的态度以及云川国的反应。我们要根据局势的发展,决定下一步的行动。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我们的决策,不可掉以轻心。”
侍卫领命而去。叶澜公主知道,南乌在这场复杂的国际纷争中,犹如一艘小船,稍有不慎便可能被卷入漩涡。她必须审时度势,为南乌寻找一条既能获取利益,又能保证安全的道路。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下,每一个决策都至关重要,她不敢有丝毫懈怠,时刻关注着局势的每一个细微变化……
与此同时,宇文轩在处理完书房中的